English

风雨下川行

1999-11-25 来源:光明日报 ■卓然 我有话说

我早就想去谒拜下川古人类文化遗址,在“下川人”曾经生存过的地方,让自己的心灵经受一番历史风雨的淘洗,感受一次人类原始文化的熏蒸。

下川在山西沁水县西50公里处的历山脚下。我是随了沁水首届历山旅游笔会去的,因为不停地下雨,山中显得有点过于悄谧。踏着印有古人类脚印的泥泞小径,仿佛自己在一步步走向太古,走向洪荒岁月。

早在两万三千多年前,历山下就生活着一种人,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“下川人”。他们活动的范围大至限于中条山东端,在下川遗留下的石器最为丰富,也更为典型,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厚约1米的灰褐色亚粘土层中获得了一些细石器,有些种类为我国细石器遗址中少见,缘地层关系,石器内涵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。被称为“下川文化”的时代,大体相当于山顶洞人时代,而更为丰富且比较典型的下川文化,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石器文化的代表,可以增补山顶洞人文化中石器不足的缺陷。下川文化以石器为代表分两大类:一类为粗大石器,以砂石、石英岩、脉石英为原料,占石器品种的4.7%;一类为细石器,主要以燧石为原料,是下川文化的主体。细石器为下川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,它包括典型的细石核和细石叶,形状如指甲盖一样的圆头刮削器、石核式刮削器、雕刻器、琢背小刀,和各种尖削器、锥钻、石箭头等。下川细石器年代早,类型多,特点明显,加之地层清楚,对于探索与之相同技术传统和分布于我国其他地区、及蒙古、俄罗斯、西伯利亚、朝鲜、日本、北美阿拉斯加等地细石器的起源和演化,具有重要意义。即使在梦中我也不会想到,在我们晋城市这个小窝窝里,居然藏有旷世的财富。因此,我的心里就十分感激县文化馆首先发现细石器的那位吕辑书先生,要不是他把一颗心牢牢地拴在由文化搓成的那条绳子上,忍着难耐的寂寞与清苦,在风雨叵测的荒野上默默耕耘,那一段人类文化,还不知要在渺渺飘飘的历史风尘中零落多少凄凉岁月?或许永难钩沉!那么,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那段空白,让人一想,就不光是觉得遗憾,而是有些毛骨耸然。

雨在不住地下着,脚下的泥泞发出一种令人感到艰难与苦涩的响声。此时的我,也仿佛成为一个已经情绪化了的原始人,身披树叶,掮着大块的燧石,掮着那么一点微弱的人类文化的火星,在茫茫无尽的凄风苦雨中,照耀着也温暖着自己的心灵,努力持撑着自己那在大自然种种强力的打击下,随时都有可能被灾难泯没的生命。

下川古文化遗址,除了一块上边刻着“下川文化遗址”的大理石碑不避风雨地横卧在那里之外,便只有茫茫苍苍的雨,时断时续的风。既无舍堂斋馆,也无断瓦残砖,四处观望,不见只字。一切都是那么平平常常。

我小心调整着我的思路和情绪,我怕那空旷与幽寂会动摇了我的虔诚与信念,塌毁了我心目中的神圣与崇高。当然,我的担心完全是一种无知与浅薄。县博物馆馆长李继红先生告诉我们说,能代表下川文化的,就是这一些乌黑的燧石片,有成石器的,有不成石器的,统统散落在那深厚的黄土垅中,历万千年之遥,经沧海桑田之变,不可能都裸露在地面上,但地面上是绝对能够找得到的。只要耐着些心性儿细心地寻找,你不但能找到石器,而且还能得到一份与石器同样珍贵的回报。

我明白了过程的重要。如果那里有个现成的文化殿堂,锃亮的玻璃框中猩红丝绒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石器,你一眼望过去当然就可以饱览尽有。那么,饱览之后,除了慨叹,你还能拥有李先生所言的那份珍贵的回报么?你即无法深刻体验人类生命的旷远与持久,也不可能真正领略人类文化的源远而流长。

我没有顾及暮色将临,也没有因为历史长河的流变而被推向绝望的深渊。我那么费力地弯着腰向前行进,仿佛想穿过一条长达两万三千年的涵洞,去寻找自己生命的本质。在祥和的晚霭笼罩下,我终于拣到了几片燧石和一个石器。李馆长说那是个刮削器。那石器只有大拇指肚大小,尽管沾着泥土,却并未能遮住它的细腻与光润。它的一边呈直线形,其余呈圆形,像个小小的黑龟。圆的周遭有着非常明显的打磨痕迹,一点一点,似凿子凿出来的一样,且又用锉子轻轻地锉过一般。那个时代,除了石头,哪里还能有更硬的东西呢?那么石器又是如何打磨成的呢?看同行的一位朋友也得到一件不寻常的馈赠,也是一个刮削器,不光与我那个大小形状一样,就连那一点一点的凿痕也一样,好似出于同一位老工匠之手。如此奇迹,不能不令人惊诧那匠心的高超与工艺的精湛。

山村的雨夜更幽静,耳边只有潇潇雨声。在历山自然保护区招待所凭栏远眺,黑黢黢的山影之下,那块大理石碑如一道白光,穿透雨雾蒙蒙的夜色和浩浩漫漫的两万三千年,烛照着我的生命与灵魂。我把那块细石器反复摩挲,心头涌上来的是毛泽东那气象恢宏的词句:

“人类相揖别。只几颗石头磨过,小儿时节……”

反复吟哦之际,我眼前的自然存在与历史存在,就渐渐地统一起来。我仿佛触摸到古人类的生命状态与生存状态,感受到那黄土地上人类生命无尽的律动与节奏。尽管我手中只是几块燧石碎片,它却丝毫不能降低古人类生命与智慧的品位,恰恰相反,在这小小的燧石细器上,容载了人类祖先超拔的智慧和执著,传达着一种永恒的生命力的丰盈。没有那一烛光照,便不会有后来绵绵不绝的中华民族文化长廊,以及我们恣肆汪洋的现代文明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